《碳达峰碳中和的中国行动》白皮书于2025年11月8日由国务院新闻办公室正式发布。该白皮书全面总结了中国在推进碳达峰、碳中和目标过程中取得的重大成就,分享了行动做法和实践经验,并展示了中国为全球气候治理作出的贡献。以下是白皮书的核心内容概述:
一、白皮书发布背景与意义
发布背景:2025年是《巴黎协定》达成十周年,全球气候治理进入关键时期。中国作为负责任大国,通过发布白皮书,全面介绍五年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的进展与成效。
重大意义:白皮书彰显了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坚定决心,为全球气候治理提供了中国方案和中国智慧。
二、白皮书核心内容
白皮书除前言、结束语外,分为六个部分:
坚定不移推进碳达峰碳中和
必由之路: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中国破解资源环境约束、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是顺应技术进步趋势、推动经济结构转型升级的必然选择,是满足人民群众优美生态环境需求、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迫切需要,也是担当大国责任、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主动作为。
系统推进:中国坚持全国统筹、节约优先、双轮驱动、内外畅通、防范风险的原则,系统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工作。
政策体系:构建了全球最系统完备的碳减排政策体系——“1+N”政策体系,明确时间表、路线图、施工图。
能源绿色低碳转型取得显著成效
非化石能源跃升发展:中国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持续提升。
化石能源清洁高效利用:加快推进煤炭清洁高效利用,提高天然气消费比重。
电力系统调节能力提升:推进新型能源体系和新型电力系统建设,提升电力系统综合调节能力。
重点领域低碳发展深入推进
产业低碳化进程加速:推动工业领域碳达峰行动,促进传统产业与新兴产业协同创新。
清洁低碳交通运输体系完善:加快完善清洁低碳交通运输体系,推广新能源汽车应用。
城乡建设绿色低碳发展:提升城乡建设绿色低碳发展质量,推广绿色建筑和绿色建材。
绿色低碳生活方式成为新风尚:倡导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生活方式,增强人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重点降碳路径全面落地见效
节能降碳增效行动深入推进:实施全面节约战略,持续降低单位产出能源资源消耗和碳排放。
循环经济助力降碳成效明显:发展循环经济,促进资源节约和循环利用。
自然生态固碳增汇效能提升:巩固提升碳汇能力,增强生态系统碳汇功能。
支撑保障体系不断夯实
基础能力持续提升:加强碳排放统计核算、标准计量等基础能力建设。
支持政策有力有效:出台财政、金融、税收等支持政策,引导社会资本投入绿色低碳领域。
科技创新深度赋能:强化绿色低碳科技革命,推动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和成果转化。
市场化机制日益完善:建立健全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等市场化机制,形成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
为全球气候治理注入强大动力
深度参与和引领全球气候治理:中国坚定维护多边主义,推动国际合作,以中国理念和实践引领全球气候治理新格局。
推动共建“一带一路”绿色发展:加强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绿色低碳合作,共同应对气候变化挑战。
绿色低碳国际合作亮点纷呈:积极开展绿色低碳国际合作,分享中国经验和技术,推动全球气候治理进程。
三、白皮书发布的影响与展望
国内影响:白皮书的发布将进一步凝聚全社会共识,推动碳达峰、碳中和工作深入开展,促进经济社会全面绿色转型。
国际影响: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和碳排放国,其行动和成效对全球气候治理具有重要影响。白皮书的发布将增强国际社会对中国应对气候变化行动的信心和认可,推动全球气候治理进程。
未来展望:面向未来,中国将继续坚定不移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工作,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为全球气候治理作出更大贡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