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主站|会员中心|保存桌面

华为逆变器产品中心    

华为逆变器、华为光伏逆变器

网站公告
华为逆变器,各型号库存充足:SUN2000-300KTL-HO、SUN2000-110KTL-M2、SUN2000-196KTL-HO、SUN2000-30KTL-M3、SUN2000-36KTL-M3、SUN2000-40KTL-M3
新闻分类
  • 暂无分类
站内搜索
 
友情链接
  • 暂无链接
首页 > 新闻中心 > 风光渔是如何实现生态保护与经济效益双赢的!
新闻中心
风光渔是如何实现生态保护与经济效益双赢的!
发布时间:2025-11-01        浏览次数:13        返回列表

江苏省首座风光渔一体化半潜式海洋牧场“国能黄海1号”通过能源-渔业-生态协同设计、技术创新与资源整合、生态修复与经济产出结合,实现了生态保护与经济效益的双赢。具体分析如下:

一、能源-渔业-生态协同设计

  1. 立体空间开发

    • 上层发电:风力发电机组将海风转化为清洁电能,光伏板在阳光下持续产生电力,形成“风电+光伏”双能互补体系。

    • 下层养殖:半潜式钢构网箱与风电机组深度融合,水下养殖设施中海洋生物(如大黄鱼)茁壮成长,实现“上层发电、下层养殖”的立体开发模式。

    • 资源高效利用:同一片海域同时产出能源与渔业产品,海洋资源利用率较传统开发提升40%,单位面积经济产出大幅增加。

  2. 生态链构建

    • 风电桩基生态功能:海上风电桩基为鱼类、贝类、藻类等提供栖息和产卵场所,吸引海鸟等猎捕型生物,形成复杂稳定的海洋生态食物链。

    • 生态修复效应:通过人工鱼礁效应促进海洋生物增殖,改善海域生态环境,实现“养殖增收、能源清洁、生态保护”的三维共赢。

二、技术创新与资源整合

  1. 关键技术突破

    • 吸力锚锚泊技术:国内首创4套吸力锚深扎海床,与射阳H2#海上风电场共享海域资源与传输通道,降低开发成本,提升结构稳定性。

    • 半潜式钢构网箱:采用压载系统实现2米至10米深度灵活下潜,抵抗风浪冲击,保障养殖环境安全。

    • 数字化监控系统:通过远程监控实时掌握鱼类生长、水质环境状况,实现“无人值守”模式,降低运维成本。

  2. 绿电自给与成本优化

    • 光伏+储能系统:搭载光伏板与储能设备,保障养殖用电自给,减少对传统能源的依赖,降低碳排放。

    • 共享基础设施:与海上风电场共用传输通道,减少电网建设投入,提升项目整体经济性。

三、生态修复与经济产出结合

  1. 经济收益

    • 渔业产出:项目投运后预计年产出优质大黄鱼60吨,年产值约540万元,带动养殖、运维等相关就业岗位增长。

    • 能源收益:通过风电、光伏发电实现清洁能源供应,部分电力可并入电网销售,形成稳定收入来源。

  2. 生态效益

    • 生物多样性提升:风电桩基与人工鱼礁结合,为海洋生物提供栖息地,促进物种丰富度增加。

    • 碳汇功能增强:海洋牧场通过藻类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结合风电、光伏的零碳排放特性,形成“蓝色碳汇”效应。

    • 污染减少:清洁能源替代传统化石能源,降低海域污染风险,改善海洋生态环境。

收缩
  • QQ咨询

  • 电话咨询

  • 18520143666
  • 添加微信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