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规范光伏现场运维工作,我将从日常、定期、特殊场景及应急处理等维度,梳理覆盖设备巡检、维护、安全等全流程的标准作业内容,确保运维合规高效。
本流程适用于集中式光伏电站、分布式光伏电站(工商业/户用)现场运维人员,旨在规范运维操作、降低安全风险、提升设备发电效率及延长使用寿命。核心原则:安全第一、预防为主、规范操作、数据驱动。
一、运维前期准备
1.1 人员资质与防护
- 资质要求:运维人员需持电工证(高压/低压,根据电站电压等级)、光伏运维专项培训合格证,新员工需经“师徒带教”满1个月且考核合格后方可独立作业。 
- 防护装备:作业前检查并穿戴绝缘手套、绝缘鞋、安全帽、防坠绳(屋顶/高空作业)、护目镜(清洁/接线作业),携带验电器、绝缘工具(需在检验有效期内)。 
1.2 工具与资料准备
- 基础工具:万用表、钳形电流表、红外热像仪、绝缘电阻测试仪、清洁工具(软毛刷、中性清洁剂、高压水枪(工商业)、吸水毛巾)、扳手、螺丝刀(绝缘柄)、验电器。 
- 资料与记录:运维日志本、设备台账(含光伏板、逆变器、汇流箱等型号/出厂日期/安装位置)、巡检 checklist、历史故障记录、应急预案、电气接线图。 
- 安全设备:急救箱(含创可贴、碘伏、止血带等)、应急照明、通讯设备(确保与监控室/外界畅通)。 
1.3 作业前安全确认
- 检查天气情况:严禁在雷雨、暴雨、台风、高温(地表温度≥40℃)、大雾等恶劣天气下作业;屋顶/高空作业需确认风力≤5级。 
- 与监控室联动:作业前告知监控室作业区域、内容及预计时长,确认该区域逆变器、汇流箱等设备当前运行状态(发电量、电压、电流是否正常)。 
- 断电验电流程:若涉及设备检修,需按“先断负荷侧、再断电源侧”顺序断电,用验电器确认设备无电后,挂“禁止合闸,有人工作”标识牌,再进行后续操作。 
二、日常运维核心流程(每日执行)
2.1 光伏组件巡检与维护
- 外观检查:沿巡检路线逐一查看组件,记录以下异常并标注位置: 组件玻璃碎裂、镀膜层脱落、背板鼓包/开裂、边框锈蚀; 
- 组件表面有鸟粪、灰尘、树叶等遮挡物(单块组件遮挡面积≥5%需处理); 
- 组件接线盒密封完好,无进水、烧焦痕迹,接线端子无松动、氧化。 
- 清洁操作: 清洁时间:选择清晨或傍晚(组件温度≤30℃),避免正午高温清洁(温差过大导致玻璃破裂); 
- 清洁方式:户用/小型电站用软毛刷+中性清洁剂(如洗洁精兑水)擦拭,再用清水冲净;工商业大型电站可用高压水枪(水压≤0.3MPa,枪口与组件垂直距离≥50cm); 
- 禁忌:禁止用硬物刮擦组件表面,禁止在组件带电时湿手清洁接线盒。 
- 角度与固定检查:检查支架无变形、松动、锈蚀,组件倾角符合设计要求(偏差≤2°),压块无缺失(每块组件压块≥4个)。 
2.2 汇流箱巡检与维护
- 外观与运行状态:检查箱体密封良好、无进水、锈蚀,门锁完好;观察指示灯(电源灯亮、故障灯灭为正常)。 
- 电气参数检查:用万用表测量各支路电流(同一汇流箱内各支路电流偏差≤10%,若偏差过大需排查组件遮挡或故障),测量汇流后总电压(与组件串电压理论值偏差≤5%)。 
- 内部检查:每月打开箱体(需先断电验电),检查接线端子无松动、氧化,熔断器无熔断,防雷模块指示灯正常(若有故障需更换)。 
2.3 逆变器巡检与维护
- 外观与运行状态:检查柜体无变形、散热风扇运转正常(无异响),显示屏无报错代码(如过压、过流、接地故障等),指示灯显示“运行正常”(不同品牌指示灯含义参考说明书)。 
- 参数核对:记录显示屏数据(直流输入电压/电流、交流输出电压/电流/频率、发电量),与监控室数据对比,偏差≤3%为正常。 
- 清洁与散热:清理逆变器滤网(每周1次,灰尘较多区域可加密),确保散热通道畅通;检查柜体通风口无遮挡,环境温度≤40℃(超过时需开启散热风机或临时降温)。 
- 禁忌:禁止在逆变器运行时打开柜门,禁止触碰内部高压部件(逆变器输出侧为交流高压,危险等级高)。 
2.4 监控系统与辅助设备巡检
- 监控平台:核对现场设备运行数据与监控室平台数据一致性,检查数据采集无中断、无异常报警(如发电量骤降、电压超限)。 
- 储能设备(若有):检查储能电池组电压均衡(单节电池电压偏差≤0.05V),电池柜温度≤35℃,无漏液、鼓包现象。 
- 防雷接地:检查接地引线无松动、断裂,接地体周围无积水,每月用接地电阻测试仪测量接地电阻(≤4Ω为合格)。 
2.5 数据记录与上报
- 填写《光伏电站日常运维日志》,记录内容包括:巡检时间、天气、各设备运行参数、异常情况(位置、现象)、处理措施及结果。 
- 若发现重大异常(如组件大面积故障、逆变器停机、发电量骤降50%以上),立即上报运维负责人,并暂停该区域作业,设置警示标识。 
三、定期运维流程(按周期执行)
3.1 周度运维(每周1次)
- 全面清洁光伏组件(根据污染程度调整,工业区可加密至3天1次); 
- 检查汇流箱、逆变器滤网,清理灰尘; 
- 核对周发电量数据,与上周/去年同期对比,偏差超过15%需分析原因(如天气、设备故障、遮挡)。 
3.2 月度运维(每月1次)
- 组件深度检查:用红外热像仪检测组件热斑(正常组件表面温度均匀,热斑区域温度比周围高5℃以上为异常,需更换组件);检查组件接线盒内二极管有无烧毁。 
- 汇流箱检修:断电后打开箱体,紧固接线端子(用扭矩扳手,按说明书规定扭矩操作),更换氧化端子,检查熔断器接触良好,测试防雷模块性能。 
- 逆变器维护:检查逆变器内部接线无松动,电容无鼓包、漏液,散热风扇轴承无异响(若有异响需加润滑油或更换风扇);导出逆变器运行数据,分析故障记录。 
- 支架与基础检查:检查支架螺栓紧固度,锈蚀部位除锈并涂防锈漆;屋顶电站检查屋顶防水层有无破损(组件支架下方),地面电站检查基础无沉降、开裂。 
3.3 季度运维(每3个月1次)
- 测量光伏组件串开路电压(与设计值偏差≤5%),检测组件绝缘电阻(≥10MΩ); 
- 检查逆变器交流输出电缆接头有无发热(用红外热像仪,温度≤70℃为正常); 
- 全面测试防雷接地系统,接地电阻不合格需补打接地体; 
- 统计季度发电量,分析发电效率,与设计值对比(偏差≤10%为正常)。 
3.4 年度运维(每年1次)
- 设备全面检修: 组件:更换存在热斑、碎裂、背板开裂的组件,重新紧固松动的接线; 
- 逆变器:联系厂家进行专业检测,更换老化电容、风扇等易损件,升级固件版本; 
- 汇流箱:更换老化熔断器、防雷模块,重新做接线端子防腐处理。 
- 系统性能评估:计算年发电量、发电效率(年发电量/(组件额定功率×年有效光照小时数)),评估设备衰减情况(晶硅组件年衰减率≤2.5%,前5年累计衰减≤12.5%)。 
- 应急预案演练:组织开展触电、火灾、设备停机等应急演练,考核人员应急处置能力。 
四、特殊场景运维流程
4.1 恶劣天气前准备
- 雷雨天气:检查防雷接地系统,关闭逆变器,断开汇流箱总开关,人员撤离至安全区域; 
- 台风/大风天气:检查支架紧固度,加固组件压块,移除光伏区周边易吹落杂物; 
- 高温/严寒天气:检查逆变器散热系统,清理通风口;严寒地区检查组件有无结冰(结冰时禁止清洁,待自然融化后处理)。 
4.2 故障应急处理流程
| 故障类型 | 应急处理步骤 | 注意事项 | 
|---|---|---|
| 组件遮挡/碎裂导致发电量下降 | 1. 定位故障组件位置;2. 清洁遮挡物或标记碎裂组件;3. 上报负责人安排更换 | 更换组件前需断电验电,新组件型号需与原组件一致 | 
| 逆变器报错停机 | 1. 记录报错代码;2. 检查直流输入电压(是否过压/欠压)、交流输出线路(是否短路);3. 若无法解决,联系厂家技术支持 | 严禁自行拆解逆变器,高压部件严禁触碰 | 
| 触电事故 | 1. 立即用绝缘工具断开电源(或用干燥木棍推开触电者);2. 检查触电者意识,进行心肺复苏;3. 拨打120并上报 | 救援者需穿戴绝缘装备,禁止直接用手拉触电者 | 
| 火灾事故 | 1. 断开总电源;2. 用干粉灭火器(禁止用水)扑救;3. 拨打119并上报 | 火势蔓延时立即撤离至安全区域,保护好运维记录 | 
五、运维质量管控与归档
5.1 质量检查
- 运维负责人每周抽查《运维日志》,核对数据真实性,检查异常处理闭环情况; 
- 每月组织现场抽查,重点检查组件清洁度、设备紧固度、安全标识完整性,不合格项需限期整改。 
5.2 档案归档
- 纸质档案:《日常运维日志》《定期检修记录》《故障处理报告》《设备台账》等需分类存放,保存期≥5年; 
- 电子档案:将运行数据、检修照片、厂家技术资料等录入电脑,定期备份(至少2份,分别存于本地和云端)。 
六、附则
- 本流程需结合电站具体型号(如逆变器品牌、组件类型)和当地气候特点(如多风沙、多雨地区)调整; 
- 运维人员需定期参加厂家培训,掌握新设备、新技术的运维要求; 
- 本流程需每年评审1次,根据运维经验和行业标准更新优化。 
这份流程涵盖了光伏运维各关键环节。你可以说说电站的具体类型(如集中式、户用)或特殊环境,我会针对性调整流程细节,也能制作配套的巡检表等工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