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2025年4月,安徽省无为市已有64个分布式光伏项目完成接网并网,其接网情况体现了当地政府对清洁能源发展的政策支持与电网承载能力优化的成果。以下为具体分析:
一、接网项目基本情况
项目数量与规模
无为市此次接网的64个分布式光伏项目,总装机容量未公开,但结合当地政策背景及行业趋势,项目多集中于工商业屋顶、公共建筑及农村户用场景。单个项目规模通常在数百千瓦至数兆瓦之间,符合国家“整县推进”分布式光伏发展的导向。接网时间节点
根据无为市发改委2025年4月25日公告,此次接网项目为前期排队项目,涉及2025年3月、4月两轮公示后释放的接入容量。项目需在公告发布后15日内完成并网手续,逾期视为放弃资格。接入电网结构
无为市当前电网可开放容量有限,2025年第二季度220千伏日新变、无为变总可开放容量仅4万千瓦。此次接网项目需按报装先后顺序研判接入,优先保障前期排队用户,体现电网资源分配的公平性。
二、接网政策背景
政策驱动与目标
安徽省及无为市积极响应国家“双碳”战略,推动分布式光伏与储能协同发展。例如,无为市100MW/200MWh储能项目已并网,为光伏消纳提供支撑。政策目标明确:到2025年,力争光伏装机达100万千瓦,此次64个项目接网是完成目标的关键一步。电网承载力优化
无为市通过清理在途超一年未办理延期终止的光伏项目,释放电网接入容量。同时,要求新增项目需具备“可观、可测、可调、可控”能力,确保电网安全稳定运行。
三、接网流程与规范
并网验收标准
项目需满足国家技术标准,逆变器出口电压设置范围明确:380伏项目为353.4伏至406.6伏,220伏项目为198伏至235.4伏。并网前需通过供电公司验收,确保设备合规。违约责任与监管
对擅自并网或超容发电行为,按每千瓦500元收取违约使用电费,并责令整改。市发改委定期监督检查,违规行为纳入不良信用记录。
四、接网影响与意义
经济效益
64个项目并网后,预计年发电量超数千万千瓦时,为当地企业及居民节省电费,并享受0.03元/千瓦时的补贴(政策有效期至2025年底)。以工商业项目为例,投资回收期约5-7年,经济效益显著。社会效益
项目并网后,每年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数万吨,助力无为市能源结构优化。同时,通过“渔光互补”等模式(如三峡能源无为10万千瓦项目),实现生态与经济效益双赢。行业示范效应
无为市接网实践为其他地区提供参考:政策透明度:通过公示排队项目、释放接入容量,减少企业投资风险。
电网协同性:储能项目与光伏并网同步推进,提升消纳能力。
监管严格性:对电压、容量等参数的严格管控,保障电网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