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低空经济的政策支持情况显著,近年来,国家及地方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以推动低空经济的快速健康发展。以下是对中国低空经济政策支持情况的详细介绍:
一、国家战略层面的政策支持
写入国家规划:
2021年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纲要》,首次将低空经济写入国家规划,标志着发展低空经济上升为国家战略。
2023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把低空经济列入战略性新兴产业,这为低空经济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政策基础。
2024年,“低空经济”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并明确列为新增长引擎的重要组成部分,彰显了国家将低空经济提升到国家战略层面的决心。
具体政策支持:
工业和信息化部、科学技术部、财政部、中国民用航空局等四部门联合印发《通用航空装备创新应用实施方案(2024—2030年)》,明确以智能化、绿色化、融合化为导向,加快通用航空技术和装备迭代升级,为培育低空经济新增长极提供有力支撑。
中央空管委即将在合肥、杭州、深圳等6个城市开展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eVTOL)试点工作,这是中国低空经济商业化进程的重要一步。
二、地方政府的政策支持
政策发布:
已有近30个省份将发展低空经济写入政府工作报告或出台相关政策,在产业扶持、资金、空域开放等方面给予支持。
100多座城市发布了200多项有关低空经济的政策性文件,积极推动低空经济发展。
具体举措:
北京、上海、杭州、合肥等城市与企业携手共建低空经济生态圈,计划打造涵盖低空飞行路线、低空应用示范区等多个领域的示范项目。
各地纷纷加强低空经济基础设施建设,包括通用机场、起降点、充电站等的建设,为低空飞行器的运行提供保障。
三、政策支持的成效与展望
成效显著:
在政策推动下,中国低空经济取得了显著进展。无人机产业蓬勃发展,已成为全球领先的无人机大国。
低空经济产业链不断完善,包括航空器研发制造、飞行服务保障、基础设施建设等多个环节。
低空经济的应用场景不断拓展,涉及物流配送、应急救援、医疗救护、测量测绘、农业生产等多个领域。
未来展望:
预计未来几年,中国低空经济仍将保持快速增长态势。到2026年,低空经济规模有望突破万亿元大关。
随着政策的不断完善和技术的持续创新,低空经济将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新亮点和新引擎。
综上所述,中国低空经济得到了国家及地方政府的大力支持和推动。在政策引导下,低空经济产业链不断完善,应用场景不断拓展,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未来,随着政策的持续完善和技术的不断创新,低空经济将迎来更加广阔的发展前景。